河海大學調研團訪談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佘昊明會長
發布時間:2025-07-06 閱讀:
河海大學調研團訪談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佘昊明會長
2025年7月1日下午,涉外商事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調研團有幸邀請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副會長、秘書長佘昊明在河海大學江寧校區行政樓812參與本次研討活動,團隊全體隊員聚焦行業協會問題解決機制、企業幫助服務具體內容展開活動訪談交流。
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是一個致力于推動江蘇企業國際化發展、促進產業海外合作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主要在前期為企業提供規劃、指導方向。
會上,佘會長緊扣訪談提綱,從結果導向出發,結合企業實際案例,與團隊深度討論、分析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需要的涉外法律服務。同時,佘會長指出,“一站式”資源并不僅是法律資源,更是從注冊到生產再到銷售的全鏈條服務,其中協會主要在前期合同擬定,商議糾紛解決途徑及法律風險防范等環節發揮作用。

圖為佘昊明會長與調研團成員和指導老師李祎恒校長交流。羅汝寒攝
針對團隊提出的效率瓶頸問題,佘會長指出,當下企業出海中面臨的主要困境在于“中間人偏差”,即語言、產品標準認證等問題,阻礙企業擴大對外影響力,大幅提高成本。因此,中國本土糾紛解決機構需進行國際化布局,如南京仲裁委計劃在阿布扎比建立分庭,為中國企業提供本土服務,用中國方式解決糾紛,加快掌握國際司法話語權。此外,也要考慮宗教、語言、標準、時差、認證等因素的影響。
由于知識產權保護是出海企業的高頻糾紛領域,佘會長圍繞“如何確保研發成果的歸屬”這一核心問題,強調在相關糾紛中協調成本和銷售途徑是解決糾紛的主要考慮因素。而關于銷售途徑,佘會長提到,展會是目前推廣商品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加坡和香港尤為普遍,在新加坡甚至形成了成熟的展會經濟。展會對知識產權保護作用在于通過匯集商品,來確定商品是否存在雷同的情況,進而確定知識產權的歸屬。
企業涉外糾紛解決具有復雜性的特點,佘會長指出,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要考慮稅法、勞動法、合同法、土地法等諸多法律,還要注重非法律的、商務的、合同相關的問題的前置解決,具體包括:如何保證專業人士是專業的?如何提供切身幫助?(例如是否符合當地標準),即最終落腳于產品的順利銷售。
目前,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正計劃與其他協會以及13所高校建設“江蘇省涉外法律援助中心”。結合實際案例,佘會長啟發團隊從結果導向思考,結合企業出海可能遇到的問題,分析該平臺包含哪些機構。如前所述,企業遇到的問題是多樣化的,因此平臺將提供全鏈條服務,針對企業注冊、員工培訓、翻譯、公證、招聘等需求,邀請相關機構入駐。
最后,佘會長與團隊分享江蘇省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的后續規劃:協會將在碳交易、ESG(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產品標準認定等方向做出努力。寄語團隊成員,作為新一代法律人,在較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涉外領域具像化,就業潛力大,法學生要加強培養語言、專業知識、產業方面的能力,建設復合型人才,助力中國企業出海。

圖為佘昊明會長與調研團成員、指導老師李祎恒校長、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成鋼合影。羅汝寒攝
通訊員:王顥錦
作者:王顥錦 來源:河海大學涉外商事糾紛“一站式”解決機制調研團
三下鄉推薦
- 編程小車進校園,志愿科普促成長
- 近日,青春志愿服務團隊的志愿者們走進渡頭橋中學,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充滿趣味與挑戰的編程小車課程,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科技創新的種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