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夏詩樂 李幸萱 廖穎)7月6日,吉首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心系旅農社會實踐團在花垣縣邊城鎮中心小學開展“五防教育進課堂,體育賦能助成長”主題活動,通過“場景化安全課+沉浸式體育訓練”模式,為65名鄉村兒童筑牢自我防護安全屏障。
三步法則賦能自我保護。在防校園暴力教育專題課堂上,實踐團播放《對欺凌說“不”》情景劇,并加以演示,真實還原校園沖突場景,引導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掌握“冷靜觀察-及時求助-證據留存”三步應對法則。當被問及“遇到高年級同學推搡該如何應對”時,學生舉起手堅定回答:“以前覺得被欺負是丟臉的事,現在才知道,大聲說出來才是保護自己和同學的最勇敢方式!”這種互動教學模式,讓自我保護意識真正入腦入心。

圖為實踐團成員防校園暴力課堂 廖穎攝
武道精神塑造堅毅品格。“哈!嘿!”伴隨著整齊的口號聲,校園操場變身跆拳道訓練場。志愿者手把手指導前踢、沖拳等動作,原本羞澀的小女孩在第五次練習時終于完成標準前踢,興奮得跳起來:“我的腿能踢這么高!”經過兩小時訓練,大多數學生掌握至少3個基礎動作,更在“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熏陶中,展現出令人驚喜的毅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 曾夢怡攝
過度保護不如培養孩子自護。實踐團表示:“我們將持續探索“安全教育場景化+體育教育趣味化”模式,讓更多鄉村兒童在“有盾可守、有翼可飛”的成長環境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