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范大學“救在浙里”紅十字會小分隊走進山西園社區,筑牢生命安全防線為幫助更多人掌握突發狀況下的正確急救技能,7月2日,杭州師范大學紅十字會成員積極投身“救在浙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走進山西園社區,為老人們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急救知識宣講與實操教學活動。

活動伊始,小隊成員便為每位到場的老人遞上了一本專門設計的急救手冊。手冊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將氣道異物梗阻、心肺復蘇等核心知識點清晰呈現,關鍵步驟旁還配有手繪示意圖,字體特意放大便于老年人閱讀。這份帶著溫度的資料,讓急救知識得以跳出課堂,成為老人們可以隨時查閱的“家庭急救指南”。
緊接著,隊員王子謙聚焦老年人常見的跌倒和氣道異物梗阻問題展開講解。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急救要點,不僅明確指出“不應做什么”,更清晰示范 “應該怎么做”。講解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時,他與小隊成員配合進行現場演示,直觀展現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操作細節,并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場景下的梗阻情況,逐一說明應對措施,讓抽象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隨后,隊員鄭正燦接力講解扭傷、抽筋的應急處理及心肺復蘇技術。他結合生活中的真實案例,配合標準動作演示,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老人們易于接受的內容。臺下的老人們聽得專注,不時跟著模仿動作要領。當講到心肺復蘇環節時,后排的幾位老人為了看得更清楚,主動搬起凳子往前挪,或是起身站到前排,那份好學的勁頭感染了在場所有人。互動提問環節中,老人們積極舉手作答,現場氣氛輕松而熱烈。
講解結束后是實操環節。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老人們對此次活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熱情,紛紛積極參與到實踐操作中來。盡管部分老人年事已高,學習新技能存在一定困難,但在成員們的耐心指導下,他們逐漸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操作要領。老人們排著隊輪流上前練習,小隊成員則一對一耐心指導,糾正動作細節。其中一位穿粉色上衣的奶奶格外引人注目,她始終面帶笑容,一遍遍向隊員請教心肺復蘇的按壓深度、海姆利克法的發力技巧,反復練習直至動作標準。


最后進行抽獎環節,老人們非常積極地上來抽獎,選擇自己心儀的獎品回去,還有不少人選擇留下接受我們的采訪,表示期待“救在浙里”紅十字急救科普小分隊的再次到來。更有一位老人感慨道:“這些急救知識太實用了,現在學會了,以后遇到緊急情況就知道該怎么辦了,感謝孩子們的用心教導!”

此次“救在浙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山西園社區的老人們學到了實用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更在社區內營造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紅十字會的成員們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紅十字精神,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