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暑假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暑假,在這個暑假我們開展了“尋兵團糧棉油種質資源”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的初印象總是停留在烈日炎炎的天氣上,但每當想起和隊員們在田間地頭的一些有趣互動,在學校的所學能夠應用,還有最后從地里現摘的西瓜讓我們吃個夠,一想到這些,之前那些燥熱和疲憊的感覺一下子都被沖散了,只剩下涼爽和喜悅。
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分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的農資市場、十團一連、幸福路街道辦事處朝陽社區開展。
在開展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我內心激動又忐忑。從小到大,我可以說是啃著書本、刷著題過來的,素質教育似乎離我有點兒遠。到了大學才發現,實踐能力是這么的重要,它是在你完成一項緊急任務時根據實際情況快速選擇合適的方法并執行的能力;它是在團隊遇到困難時能結合團隊目標和團隊實際情況而提出的有利解決方案的能力;它還是在完成一件事情時提煉反思的能力,它以很多數不清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實踐強調行為的體驗過程,而在沒有很多實踐經驗的我面前,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對我來說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也確實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
“三下鄉”的第一天,我們去到了阿拉爾市的一處農資市場?粗粋個農藥化肥店鋪中“琳瑯滿目”的藥劑我的眼睛都發亮了,之前在課本上枯燥的文字都跑到了農藥瓶、化肥袋上。我們去到這些店鋪中跟老板交流、了解了當地農民普遍的用藥情況,同時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很多農民都是來自我們祖輩、父輩的人他們沒有條件像我們一樣接受系統專業的農業知識教育,所以在面對一些農業問題時他們更多的是去憑經驗、靠感覺,這就導致化學農藥使用過度等不好的現象出現,不僅增加了他們的生產成本,還會對環境產生危害、對人們健康產生消極影響。而現在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專家們也在研究“零殘留,無毒害”的農藥,他們還在努力試驗證明這種農藥有效有益再投入市場,這給我們農科學子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我們要扎實掌握農藥知識,為農民合理科普生物農藥并推廣,更好的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下鄉”的第二天,我們實踐小隊在學校的活動室進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的準備工作。在這過程中我們集中學習,討論,規劃了第二天宣講的內容。這次活動增加了我們小隊成員之間的默契度。第三天,我們實踐小隊去到阿拉爾市幸福路街道辦事處朝陽社區宣講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宣講過程中大家積極的參與互動,宣講結束后我們小隊的農科學子和社區工作人員都更加明析和堅定了未來努力的方向。
其余四天的時間我們都是在阿拉爾市十團一連中度過的。這幾天過的很熱鬧,我們有汗水、有淚水、有爭吵、也有歡笑。那是我們去到十團一連的第一天,清晨微風送來陣陣花香,也順便送來了有機肥料的味道。我們一行人在服務站門口等待要帶大家去地里調研的工作人員,此刻在嘻笑打鬧的我們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一會兒一位工作人員在我們的等待中進入了我們的視野,我好奇的打量著這個哥哥,是因為他的狀態,他有種一頭牛每天耕五百畝地的感覺,經詢問之后才得知他昨夜澆了一晚的地,一晚上沒閉眼,等到天亮才堪堪睡了幾個小時。這才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在我們看到的作物大豐收的背后,農民的心酸與不易。人員準備就緒,我們在連隊負責人的帶領下,深入了十團一連131西地號了解冬小麥加小米輪作的種植方式,還收集了小麥的種質資源。還完成了對當地農戶開展調查問卷的任務。剩下幾天我們還去了西瓜地、茴香地、棉花地、大豆地、甜菜地等田地,去了解調研了這些作物的種植面積、種植模式、單位產量。這些天我們在一片片地之間穿梭,太陽公公好像感受到我們年輕人的活力似的,也在向我們展示他的活力,從早上的清風送涼到下午的熱浪襲人,我腦海中總是冒出放棄的念頭。在地里穿梭時我和隊友好幾次踩入黏黏臭臭的泥坑里,連襪子、鞋子、褲子都變成了土色,那時我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心如死灰”。不過接下來幾天我好像就慢慢適應了,雖然我皮膚的顏色明顯在以“飛快”的速度靠近巧克力色,但這幾天的經歷也讓我明白了許多。因為我的父母沒有種地大多親戚也不種地,所以我在學習農學類專業前也并不知道,我們每天吃的蔬菜、糧食背后竟是這么多人用汗水澆灌的。以前總說粒粒皆辛苦,總被父母教育不要剩飯,不要浪費,可我之前那種對于糧食敬畏不要浪費的感覺總像是浮于表面的,而這幾天我有了實感。那些黏黏臭臭的泥,都是給作物澆灌后的表現。我不禁想如果沒有農民精心的照料、日夜澆灌那這些優質的糧食、作物在自然條件下還能好好生長嗎?我們的生活品質還會如從前一樣嗎?
此時此刻好像也有一顆子彈正中我的眉心,我的某一部分教育在這里完成了閉環。我想“三下鄉”社會實踐有一部分的意義就在這里吧,那些之前從課本上、從別人口中了解到的事情出現在我的眼前是那么清晰、那么鮮活,不再是之前那些空洞的想象、自顧自的評價了。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雖已落幕,但實踐帶給我的深刻體驗永遠存在我心中,作為農科學子,我將懷揣著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著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設中。此行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只有夯實理論基礎進行實踐方能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農村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舞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將所學回饋社會,今后我會腳踏實地,夯實所學知識,像千千萬萬個農科學子一樣把青春的汗水揮灑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