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大學生基層就業實際情況,助力更多青年學生扎根基層、積極投身鄉村振興。2025年7月4日至7月7日,巢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星火燎原基層路,青春耕織振興圖”鄉村振興實踐團赴巢湖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出發前,團隊指導教師方錢、丁貝貝就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的注意事項、工作要求等進行了提醒。
實踐與調研:基層就業的多維探尋
7月4日,實踐團首站抵達烔煬鎮。在鎮政府協助下,成員與大學生基層就業人員深入交流,了解到基層就業的學歷要求、報考流程等條件,明確溝通協調、政策解讀、應急處理等必備素養;還獲知了先從村助理崗位積累經驗、積極參與村級項目等發展建議,為大學生明晰了基層就業發展路徑。
同日,實踐團走進烔煬鎮周邊村落,與村民面對面交流。通過訪談,了解到大學生基層就業人員在村民心中是政策傳遞的“小喇叭”、矛盾調解的“疏通劑”、產業發展的“引路人”,在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幫助銷售農產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掌握了村民對其工作的評價與期待,從基層視角洞察基層就業大學生融入鄉村治理的情況。
7月5日至7月6日,實踐團返回巢湖學院校內,以線上問卷+線下訪談的方式調研在校大學生對基層就業情況的了解。
7月7日,實踐團前往合肥比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調研。實踐團成員與企業負責人、員工交流,了解企業對機械類相關專業學生在智能制造、設備維護等方面的技能要求,明晰從初級技術員到技術主管、項目經理的晉升路徑,知曉企業對大學生溝通、團隊協作、學習創新等能力的要求,掌握在企業就業的大學生工作情況,為在校大學生基層就業與企業需求銜接提供參考。
發現與洞察:基層就業的現實挑戰
為期四天的實地調研發現,一方面,大學生對基層就業知曉度低,不少同學不清楚報考條件與發展前景,認知存在缺口;另一方面,大學生投身基層需直面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職業倦怠、平衡工作與生活等多重挑戰。同時,實踐團梳理出大學生未來就業普遍需提升溝通協調、基層適應、問題解決等與基層就業及職業發展緊密關聯的能力。
創新與建議:基層就業的發展路徑
宣傳推廣方面,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實踐團提出對策。建議學校與地方政府聯合開展“基層就業政策宣講會”“優秀校友經驗分享會”等活動,制作宣傳短視頻、手冊,利用校園公眾號、地方媒體平臺推廣,提升大學生對基層就業的認知。在校內開設基層就業實踐課程、實訓項目,組織學生到基層開展模擬治理、矛盾調解演練;地方政府為基層就業大學生提供崗前培訓、定期進修機會,涵蓋鄉村政策、治理技巧、本土文化等內容,提升適應能力。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實踐團成員搭建起了解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的橋梁,讓高校師生真切把握了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實際狀況,為助力更多青年扎根基層、投身鄉村振興積累了實踐依據,讓青年力量與鄉村振興的融合之路更明晰、更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