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2025 年 7 月 2 日,齊白石藝術學院實踐團走進湖南省湘鄉市山棗鎮敬老院,以藝術為紐帶搭建青年服務社會的橋梁,關愛銀齡健康,傳遞溫暖服務,讓美育浸潤活動在青春與暮年的交融中煥發新生機。
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們為老人們詳細介紹艾草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驅防蚊蟲等作用,并拿出準備制作艾草錘的布料,上面印有江南傳統刺繡中“萬字紋”“纏枝蓮”“云紋”等經典圖案,一位老人指著布料上的纏枝蓮紋樣分享:“年輕時嫁妝上就有這花,是盼日子紅火的意思。”實踐團成員們趁機給老人們講這些圖案花紋中的設計講究與民俗內涵,老人們時不時分享過去靠它們傳遞吉祥意思的故事。屋里滿是熱鬧又親切的笑聲。
實踐團成員為老人們講解江南傳統刺繡紋樣 接下來,與老人們圍坐一堂,共同制作艾草錘。實踐團成員們耐心教老人們怎么選材、怎么捆綁,老人們學得認真,手里的活計慢慢有了模樣。你幫我捋捋艾草,我教你怎么系繩,一來二去,一個個飽含愛意并散發著清香味的艾草錘就做好了。一位大爺笑著說:“自己動手做的艾草錘,敲在身上舒服養生。”
實踐團成員為老人們講解艾草錘制作過程并協助制作 活動最后,實踐團為敬老院送上了精心書寫的書法作品。一幅幅作品字跡遒勁、墨香四溢,“寧靜致遠”“松鶴齡” 等內容飽含著對老人的美好祝福。老人們接過作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實踐團成員為敬老院送上書法作品 此次慰問敬老院實踐活動正如指導老師劉堅所言“當老人用紋樣記憶串聯起往事,藝術就成了激活鄉村文化基因的鑰匙。”老人們圍坐展示手作艾草錘的場景,恰如傳統紋樣中的“連環錦”——高校學子以藝術之線,將傳統技藝、代際情感與鄉村文明縫制成時代新圖景。未來,實踐團將繼續以“藝術賦能”為筆,在鄉土畫卷中書寫更多“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實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