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植此青綠實踐隊“三下鄉”昆蟲科普實踐紀實
發布時間:2025-07-08 閱讀:
2025年7月6日上午,為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激發他們對自然科學的探索興趣,福建農林大學“植此青綠”志愿服務隊聯合安泰街道于山社區、福州市鼓樓區海容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安泰街道于山社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大課堂第十七期“蟲趣無窮 青少年昆蟲科普探秘行動”。本次活動吸引了20名6 - 10歲的轄區兒童青少年參與,共同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
活動開始前,服務隊的大學生同學們們和海榮社工的工作人員共同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精心制作了生動有趣的PPT,收集了大量關于昆蟲的圖片和視頻資料,還準備了豐富的獎品和制作材料,只為給孩子們帶來一場難忘的科普之旅。
在“昆蟲科普小課堂”環節,服務隊小老師們通過PPT、圖片和視頻,為孩子們詳細講解了昆蟲的分類、形態特征等基礎知識。從昆蟲的身體結構到它們獨特的生存方式,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深入淺出。課堂上,志愿者還重點介紹了蜜蜂、蝴蝶、螞蟻等常見昆蟲的特點。孩子們被精彩的講解深深吸引,一雙雙眼睛緊緊盯著屏幕,充滿了好奇和求知欲。
互動環節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問,有的想知道蝴蝶是如何蛻變的,有的對螞蟻的分工合作感到好奇。志愿者小老師耐心地解答每一個問題,還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故事,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昆蟲的世界。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原來昆蟲這么有趣,我以后要多多了解、保護它們。”
緊接著的“有獎互動問答”環節,更是讓孩子們熱情高漲。問題圍繞著剛剛講解的課堂知識展開,孩子們積極思考,踴躍舉手搶答。每當有孩子答對問題,現場就會響起熱烈的掌聲,服務隊同學們會為答對的孩子送上昆蟲貼紙小獎品。一位小朋友在獲得獎品后開心地說:“我要把這些貼紙貼在我的筆記本上,這樣我就能經常看到它們,想起今天學到的知識了。”
“主題積木創作”環節為孩子們提供了發揮創意的平臺。他們以昆蟲為主題,運用手中的立體積木拼圖搭建出各種各樣的昆蟲形象。有的孩子搭建出了栩栩如生的蝴蝶,有的搭建出了威武的甲蟲。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遇到問題時,他們會主動向身邊的小伙伴請教,或者尋求志愿者的幫助。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們在教室里巡回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遇到的難題。
最后的“糖畫制作體驗”將活動推向了最高潮。志愿者先在現場為孩子們展示了如何制作蜻蜓、蝴蝶等昆蟲形狀的糖畫。只見志愿者手持糖勺,熟練地在石板上揮灑糖液,不一會兒,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昆蟲糖畫就呈現在孩子們眼前。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紛紛露出驚嘆的表情。
此次“蟲趣無窮 青少年昆蟲科普探秘行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昆蟲知識,提升了觀察力和動手能力,激發了他們對自然科學的探索興趣。福建農林大學植此青綠實踐隊的志愿者們用專業的知識和熱情的服務,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昆蟲世界的大門。未來,他們還將繼續開展更多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為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訊員 福建農林大學植此青綠實踐隊成員:吳宇豐
作者:吳宇豐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