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李幸萱 陳一凡 關靜)7月7日,正值“七七事變”88周年紀念日,吉首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心系旅農”社會實踐團在湘西花垣縣邊城鎮中心小學開展“7·7”主題愛國教育,通過“沉浸歷史課+榜樣故事會+情景劇孵化”三維模式,為鄉村學子厚植紅色基因。
認知鑄魂烙印家國情懷。實踐團成員借助歷史圖片定格烽火瞬間、動態地圖還原事變進程,讓“七七事變”的歷史背景與抗戰意義清晰呈現。“今天的和平,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五年級學生小琳課后鄭重說道。家國情懷的種子,悄然種入幼小心田。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 關靜攝
英雄故事點亮信仰火種。故事會上,實踐團成員講述海娃巧送雞毛信、劉胡蘭寧死不屈的英勇事跡。“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堅強!”四年級小辰的堅定話語,正是榜樣力量跨越時空的寫照。勇氣與擔當的火種,悄然播撒。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 陳一凡攝
沉浸體驗激蕩赤子之心。實踐團緊鑼密鼓策劃紅色情景劇。后續課程中,孩子們將化身“小戰士”,通過角色扮演感悟烽火歲月里的抉擇與奉獻。這堂“行走的思政課”,旨在讓愛國情內化于心。

圖為實踐團成員授課 張可欽攝
銘記,是最好的致敬,傳承,是最深的緬懷。吉首大學“心系旅農”實踐團以史育人,用情鑄魂,并將持續創新紅色教育載體,讓信仰之光照亮鄉村學子成長路,為鄉村教育注入紅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