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各地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醫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會實踐團同學們懷揣著熱忱與期待,踏上了前往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的征程。
生于偉大時代,同學們偏選擇逆行向山,以青春作舟楫,在蟬鳴聒噪的盛夏毅然啟程,去尋找,去參與,去記錄。去見證鄉村振興路上的碩果累累,這一路上,青春是最堅實的行囊,裝載著無畏與熱愛;她們一群人一條心,聚沙成塔,向同一個方向,追夢前行。
第一章:義診時的溫情交響
2025年7月3日,同學們懷揣著熱忱與期待,正式踏上了前往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的征程。
在富平熾熱的陽光下,同學們的義診區前流淌著別樣的溫暖。
同學們忙碌的身影成為最親切的風景,血糖儀連接起跨越年齡的信任。俯身為老人測量血壓時,總會不自覺放慢語速,將專業術語化作"日常瑣碎"的叮嚀。當聽到奶奶顫巍巍地說"今天可太幸福了,多了這么多孫子孫女"時,眼眶突然就濕潤了。當看到小區負責人頂著烈日為同學們送來冰涼的礦泉水時。指間的涼意直擊心靈深處,當聽到中醫耳貼區傳來陣陣笑聲,銀發阿姨們像小姑娘一樣一起暢聊, 平靜的語氣里藏著動聽的話。就像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總能恰到好處地沁入心田。這些細碎的溫暖像一串散落的珍珠,在不經意間串聯成最動人的風景。原來善良從來不需要驚天動地,它可能只是烈日下的一杯溫水,是長輩布滿皺紋的手給出一個肯定的手勢。
圖為朝陽名苑小區權逸帆同志進行健康宣教。王怡婷 供圖
第二章:減肥操里的健康密碼
7月4日,富平縣文化中心廣場變身露天健身房。為積極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三年計劃號召,同學們當天下午在富平縣文化中心廣場開展線上線下同步科學健康減肥操,讓廣大群眾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曉健康體重標準、知曉自身體重變化、知曉體重管理辦法,科學管理自身體重。
活動現場,音響里動感的音樂一響起,就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原本只是好奇圍觀的人們,在領操員熱情洋溢的帶動下,紛紛加入到跳動的隊伍中來。令人驚喜的是,許多老年人也勇敢地邁出了步伐,積極參與其中。
第三章:紅色記憶中的赤誠與初心
2025年7月5日,從守護村民健康的義診現場出發,到夯實黨團根基的紅色陣地,同學們循著黨群的連心橋,走進了各位黨員前輩的家中。
她們走進承載歲月痕跡的老舊小區,斑駁墻體與整潔巷道的鮮明對比,源于老黨員趙玉珍數年如一日的堅守。從晨曦微露到暮色降臨,她手持掃帚清掃巷道的身影從未缺席,那句“黨員就是要帶頭干”,帶動居民從觀望到主動加入,共同維護家園。在黨員同長惠簡樸家中,青島當兵時戰友所贈的毛澤東畫像莊重懸掛,《梁家河》等紅色經典被翻閱得滿是毛邊,筆記本上“紅色基因不僅要珍藏在書本里,更要流淌在血脈中”的字跡,彰顯著赤誠初心。走進革命前輩李廣成家中,他自述曾于中央警衛團服役七年,榮獲“營級英雄模范”,多次受邀回原單位宣講、赴京觀禮,許下“一日從軍,終身受益;一日為兵,終身是兵”的錚錚誓言,以及對新時代黨員腳踏實地、立足本職踐行使命擔當的殷切囑托,詮釋著共產黨人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激勵著紅色薪火代代相傳。
圖為趙玉珍同志家巷道。郭周怡 供圖
第四章:紅色印記里的堅守與傳承
2025年7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醫路生花·薪火富平"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啟了一場浸潤人心的紅色之旅。
同學們先后參觀關中革命紀念館、習仲勛故居與習仲勛陵園。泛黃地圖、銹跡武器等珍貴展品,配合解說員講述,重現習仲勛自13歲入團投身革命,獄中堅守信仰轉為黨員的奮斗歷程。展廳墻上“同心同德,繼往開來”的燙金大字,與陳列物件更讓同學們讀懂革命信仰的傳承意義;踏入習仲勛故居,泥土老屋、斑駁墻面見證他從這里踏上征程,他以畢生踐行“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的誓言,將個人命運與家國血脈緊緊相牽,在歷史長河中鐫刻下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在習仲勛陵園,松柏環繞的石雕座像莊嚴肅穆,同學們手捧象征清正與深情的白菊鞠躬緬懷,以莊重儀式表達對先輩品格的敬仰與革命精神的傳承之志。
風卷旌旗,浪潮翻涌,同學們在三下鄉的旅程中短暫交匯,又在歸程時目送彼此遠去。當活動落下帷幕,潮聲漸歇,心中滿是對這場相遇的珍視與敬意。也許,三下鄉的意義,遠不止于給予他人溫暖與幫助,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一次成長。用鏡頭定格的每一個瞬間,未來回看都會是閃閃發光的回憶,致敬所有為鄉村振興努力的她們!
圖為渭運社區南韓花園小區居民合照。王怡婷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