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蘇磊 楊欣)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基層,永定區新階聯攜手吉首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心系旅農”社會實踐團,聚焦云盤塔村文化振興需求,開展定向幫扶行動。7月5日上午,由朱導演帶隊,村書記、“三下鄉”團隊成員及政府工作人員共9人組成的文化宣傳攝制組,深入云盤塔村,通過鏡頭全方位記錄鄉村文化特色,以影像創作助力鄉土文化煥發新活力。

圖為民歌攝制組與實踐團的合照 楊欣攝
攝制組以國家級非遺桑植民歌為文化主線,分赴青龍峽、莓茶基地、古樹公園三大特色場景取景,通過多場景鏡頭語言深挖鄉村文旅基因,展現非遺與自然、產業的深度融合。竹影婆娑間,溪聲淙淙處,攝制組以青龍峽為天然幕布,實錄土家民歌《砍樵歌》的山水回響,將非遺薪火烙進流動的光影。隨車轉場至莓茶基地,千畝梯田層疊如浪,攝制組聚焦采茶場景實錄省級非遺民歌《花大姐》——姑娘們身挎竹簍,指尖翻飛嫩芽之際,原生態歌聲應和云嵐;終站古樹公園,姑娘與郎兒們環抱盤根虬枝,集體展演《哨格兒調》,多聲部合唱響徹山谷,以活態傳承封存土家文化基因。

圖為古樹展演《哨格兒調》 蘇磊攝
把鏡頭作為最好的窗口,把鄉土作為最美的舞臺。此次拍攝,新階聯與吉大學子將桑植民歌的千年韻律鐫刻于青龍峽的山水、莓茶園的晨露與古樹群的年輪中,以創新實踐激活非遺文化基因。通過鏡頭語言打破文化傳播壁壘,將傳統民歌轉化為可感知、可傳播的視覺作品,推動非遺文化“活起來”“走出去”。這場以光影為紐帶的創作實踐,在鄉土大地上書寫文旅融合的生動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歷久彌新的文化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