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鄉播撒青春種,逸教點燃希望光——從“趣味課程”到“紅色思政”,高校志愿力量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7月6日上午8:20,2025年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青春飛揚•融情夏鄉”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逸師公益愛心課堂開班儀式在巫溪縣徐家鎮中心小學隆重舉行。
參加此次開班儀式的有徐家鎮中心小學校長廖尊位、大隊輔導員譚燕老師,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輔導員趙建老師,“青春飛揚•融情夏鄉”全體志愿者以及徐家鎮中心小學的小朋友們。
活動伊始,主持人介紹了開展本次愛心課堂的目的,指出服務隊將提供“趣味歷史”“科學實驗室”“創意手工課”等精彩紛呈的趣味課程,同時推進課業輔導和特色思政班會課,準備了豐富的學習禮包和趣味互動環節,力求為小朋友們打造充實而歡樂的學習之旅。
隨后,升國旗儀式莊嚴肅穆,國歌奏響時全場肅立,愛國情懷在晨光中升騰。小老師代表彭竹君引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讓知識成為命運的翅膀”一句話,指出服務隊帶來的不僅是課本知識,更是與鄉村血脈相連的教育理念。強調服務隊將開展“自然融入式”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體驗深度融合。還將通過“巫溪紅色記憶”紅色思政教育班會課增強學生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她表明:“教育的意義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點燃希望”,鼓勵小朋友們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與志愿者交流生活中的煩惱和夢想。
接著,徐家小學的學生代表賀夢婷發言。從三年級時躲在角落的靦腆少女,到如今主動分享的五年級“小骨干”,連續參與多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后,她用“山外有天”形容參與活動后的視野蛻變,直言“哥哥姐姐們的到來,讓我明白了山外有更廣闊的天地”。
最后,廖尊位校長以“感謝、期盼、祝賀”三重寄語總結:感謝重慶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長期以來的傾情幫扶,志愿服務團隊成果豐碩,課堂規模從最初的一兩個班發展到如今首次開設三個班,便是最有力的證明;期盼學子傳承志愿者們“吃苦奉獻”的實踐精神;祝賀此次“青春飛揚•融情夏鄉”志愿服務團隊暑期“三下鄉”活動圓滿成功。
圖為徐家小學校長廖尊位在致辭 曾馨慧攝
當大學生志愿者與鄉村兒童的手在開班儀式上緊緊相握,這一握,握住的是青春的溫度,傳遞的是希望的火種。當高校資源下沉鄉村課堂,當青年力量匯入教育洪流,那些播撒在夏鄉的青春種子,終將破土而出,在希望之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
記者:向思蔓
攝影:李夢珂、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