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湛江科技學院丹青筑夢實踐團深入麻斜街道,開展為期14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文化墻繪到鄉村調研,團隊用腳步丈量鄉土,用藝術傳遞溫情,用行動詮釋擔當。歷經14天本實踐團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于2025年6月30日在麻斜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召開總結大會,回顧奮斗歷程,表彰先進典型,共話未來愿景。
主持人開場 工作人員/攝
6月30日上午10:30,丹青筑夢實踐團在麻斜街道辦的湛江科技學院"丹青筑夢"實踐團暑期三下鄉總結大會圓滿舉行。會議由實踐團成員饒秦帆主持,他以“十四天,我們用畫筆丈量土地;十四天,我們以青春對話鄉情”的動人話語,拉開了總結大會的序幕。
大會上,精彩呈現了實踐團在麻斜的多元活動:深入社區開展墻繪創作,以筆為媒,將當地文化與藝術創意融合,為街道增添亮麗風景,會議還通過照片和視頻,定格了實踐團的精彩瞬間:烈日下專注繪制的身影、與居民交流時的燦爛笑容。日常里,實踐團成員互幫互助、攜手攻克難題。此次活動,不僅讓麻斜街道煥發生機,更讓實踐團成員在實踐中成長,收獲滿滿回憶。
活動回顧照片 工作人員/攝
14天的實踐旅程,四大組別并肩作戰,用行動詮釋了青春的擔當與熱愛。墻繪組以畫筆為媒,讓鄉村舊墻煥發新生。3面主題墻繪的創作面積背后,是團隊頂著烈日調配顏料、冒雨守護作品的堅持。宣傳組用鏡頭和文字傳遞實踐溫度,凌晨剪輯、雨天拍攝、反復打磨文案,通過拍攝精彩照片、制作生動視頻、撰寫優質推文等方式,及時記錄實踐過程與成果,在各大平臺廣泛宣傳,有效提升了實踐團的影響力。調研組深入鄉村,與村民親切交流,了解他們對鄉村建設的期望與需求,為后續工作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方向。后勤組默默付出,做好物資采購、餐飲安排、安全保障等工作,為團隊提供了堅實的后勤支持。
各組長總結發言 工作人員/攝
實踐團隊長胡凌濤在發言中感慨:"各組長用專業與擔當扛起責任,墻繪組的創意、調研組的深耕、宣傳組的傳播、后勤組的堅守,共同鑄就了丹青筑夢的輝煌!“他特別提到,團隊在高溫下連續作戰完成主墻繪的“麻斜速度”,是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隊長發言 工作人員/攝
麻斜街道黨政辦吳宇森代表街道辦向實踐團致以誠摯感謝:“感謝同學們頂著烈日、冒著風雨,用畫筆為麻斜披上文化新衣;實踐團隊員們深入調研、建言獻策,用智慧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并為實踐團頒發"優秀實踐隊"榮譽稱號,并點贊道:"你們用藝術點亮鄉村,用青春書寫擔當,麻斜永遠記得這抹'丹青色’!"
黨政代表發言 工作人員/攝
授予表彰 工作人員/攝
榮譽證書 工作人員/攝
學院黨委組織員敖焱鵬老師進行總結發言。他回顧了實踐團在麻斜街道過去兩周的活動,涵蓋了墻繪制作、后勤保障、宣傳策劃以及調研工作。實踐團成員們各盡其職緊密合作。敖老師對同學們的專業技能表示了肯定。他們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特色產業、傳統民俗等元素融入藝術創作之中,以鮮明的色彩和生動的圖像展現了鄉村的風俗人情和發展愿景,使得原本破舊的墻面煥然一新,成為一道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顯著改善了當地的環境,提升了鄉村的文化氛圍。他強調,此次實踐活動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平臺,更是一堂富有教育意義的思想政治課。同學們在實踐中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干、作出了貢獻,深刻認識到了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責任。他鼓勵同學們將這份熱情和經驗延續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持續關注鄉村發展,并積極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帶隊老師發言 工作人員/攝
大屏幕滾動播放實踐團14天高光時刻:哪吒丙墻繪前的歡呼、水墨梅花旁的專注、深夜修改方案的堅持.……每一幀都是青春與鄉村的溫暖對話。14 天的實踐,各小組緊密配合,我們不僅為鄉村帶來了改變,也鍛煉了自身能力,未來將繼續礪前行。
大會照片 工作人員/攝
會議結束后,學院黨委組織員敖焱鵬、紀檢委員黃碧娟老師、麻斜街道黨政辦吳宇森與實踐團全體成員來到標志性墻繪作品前合影。哪吒敖丙的靈動、水墨梅花的雅致與隊員們的笑臉交相輝映。吳主任笑道:“這面墻是麻斜的新名片,也是你們青春的勛章!“鏡頭定格的瞬間,是結束,更是開始。
墻繪作品 工作人員/攝
墻繪合影 工作人員/攝
十四天,從陌生到熟悉,從畫筆到真心。湛江科技學院丹青筑夢實踐團將以此次總結為新的起點,繼續以藝術為媒、以青春為筆,在麻斜街道寫下了屬于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故事。丹青繪鄉愁,青春筑夢行。未來,這抹“丹青色"將繼續奔赴山海,用熱愛與堅持,繪就更多美麗鄉村的壯麗畫卷!
實踐團合影 工作人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