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號召,深入學習貫徹革命精神,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涇”韻紅途實踐團成員懷揣著崇高的敬意,專程來到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走訪慰問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吳元生老人,聆聽烽火歲月里的英雄故事。
圖為團隊成員在安徽理工大學南門合影
在吳元生老人簡樸而整潔的家中,年逾七旬的老英雄精神矍鑠,目光炯炯。他熱情地向實踐團成員們講述了那段保家衛國的崢嶸歲月。談及1979年,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和侵犯,他和戰友們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老人清晰地回憶了戰爭的艱苦卓絕與慘烈,特別是戰友們浴血奮戰、寸土不讓的壯烈場景。說到動情處,吳老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中共中央頒發的三等功獎章和證書,那熠熠生輝的軍功章無聲訴說著他當年的英勇與功勛。
圖為吳元生老人的軍功章
訪談臨近結束,實踐團成員們與吳老合影留念。面對年輕的大學生們,吳老語重心長地說:“現在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戰友們的鮮血。你們是國家的未來,一定要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努力成才!”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兵合影
此次走訪,給“涇”韻紅途實踐團的每一位成員都帶來了深深的心靈震撼。吳老和他的戰友們用青春與熱血捍衛了國家的主權與尊嚴,他們的故事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不僅要銘記歷史、致敬英雄,更要將這份保家衛國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此外,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抗戰老兵是傳承偉大抗戰精神的火種。而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資源,也是高校加強青年學生國防教育和做好紅色宣傳的重要朋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