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敏怡)為深入了解鄉村產業發展現狀,助力鄉村振興,近日,湘潭大學學生工作部赴株洲醴陵市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楓林鎮楓溪谷,深入調研當地以“康養+研學+旅游”為核心的產業融合模式,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楓溪谷依托開國上將宋時輪故里的紅色底蘊和兩千余畝生態資源,正著力打造“紅綠金”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園區整合康養(專注干細胞技術及阿爾茨海默癥服務的康養小鎮)、研學(自然教育、荒野求生與紅色文化結合)和旅游(主題民宿如丹楓山居、紅楓節、戶外休閑項目)三大板塊,形成三位一體的產業閉環,精準對接長株潭客群多元需求。
圖為實踐團了解宋時輪將軍的故事
實踐團通過實地考察,并與負責人深入交流,發現線上引流是激活當地經濟的關鍵。游客增長直接帶動了農副產品銷售,為周邊村民創造了就業與服務機會。針對楓溪谷希望開發楓葉及本地特色文創(如冰箱貼、明信片)的需求,實踐團成員發揮專業優勢,主動提出協助文創設計,助力品牌提升,得到了園區的積極響應,也為后續校地合作奠定了基礎。
圖為實踐團與負責人交流
此次調研是實踐團深入了解鄉村振興實踐的重要一站。通過實地走訪和深度交流,學生們深刻認識到楓溪谷通過整合生態、文化、產業資源打造特色IP,并借力線上營銷的模式,為可持續鄉村振興提供了創新樣本。實踐團將形成調研報告,并推進文創合作,為醴陵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