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醫科大學瑤藍志愿服務隊奔赴連南瑤族自治縣,開展“三下鄉”實踐活動。為深入挖掘瑤族文化內核,助力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中國瑤族博物館自然成為此次文化探尋之旅的重要一站,隊員們提前預約了專業講解員,在她的細致解讀與自身的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中,一步步走近瑤族文化深處,解碼那些鐫刻在歷史長河中的民族基因。
踏入博物館,正中央名為“龍犬”的標志物率先抓住眾人目光。講解員介紹,龍犬是瑤族瑞獸,古時瑤族人民居住在深山之中,依靠狩獵維生,獵犬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伙伴,承載著瑤族對勇氣與生存的寄望。隊員們被這獨特文化符號震撼,直觀觸摸到瑤族與自然共生的歷史軌跡。

登上二樓展覽廳,浮雕上的瑤族神話故事揭開新探索的帷幕。盤瓠傳說與密洛陀神話兩大分支,經講解員細致拆解:盤瓠(盤王)娶周平王三女兒,孕育6男6女,成為瑤家十二姓起源,串聯起譜系;密洛陀神話則以獨特敘事,詮釋瑤族對創世、人文起源的理解。隊員們駐足聆聽,透過浮雕紋理,感受瑤族先民的精神世界。

展區里,瑤族人口分布展示勾勒出民族遷徙融合軌跡,而瑤銀與瑤繡縫制的嬰兒帽,成為“文化明珠”。這些飽含祈福寓意的物件,制作精細至極:瑤銀飾件鏨刻精美圖案,瑤繡以細密針法勾勒多彩紋樣,凝結著瑤族婦女的技藝與對后代的期許,讓隊員們驚嘆于傳統工藝的精湛,感受文化傳承的溫度。


參觀到“神奇獨特的瑤醫藥”區域,瑤醫藥智慧盡顯。藥。ì幵。┯葹槲Γ劳猩钌讲菟,經泡制、蒸煮融入熱水,往昔瑤族民眾借此祛病養生,驅寒除濕、舒筋活絡,是與自然共生的康養密碼,讓隊員們看到民族傳統醫藥的實踐力量。

瑤族傳統美食篇章同樣吸引隊員們的目光。煙熏肉凝聚山居民族食材保存智慧,打油茶作為國家級非遺,以茶葉、糯米等為料,借簡單炊具成就消食健胃的綠色美食,成為瑤族招待賓客的名片。隊員們透過美食,探尋到瑤族人民順應地理、熱愛生活的文化根源。



“招郎”作為呈現瑤族特別的入贅文化。不同于常規婚戀模式,它體現著瑤族對家族延續、男女平等的獨特理解,為婚戀習俗添別樣色彩,隊員們從中探尋到瑤族社會開放包容的婚戀觀念。


瑤老制度展板前,“天長公”“頭目公”等角色分工明晰,處理族內事務、維護秩序、組織活動,是瑤族傳統社會治理的智慧結晶。在現代治理體系映照下,隊員們領略到先輩自治管理的精妙,感悟到民族文化里的治理哲學。

“嬰兒命名”展板,則揭開瑤族姓名文化奧秘。孩子出生后,他們的姓名由“姓+宗族+父名+出生排序+性別”(男子用貴,女子用妹)構成,讓姓名成為家族譜系、文化記憶的載體,隊員們讀懂瑤族對后代、文化傳承的深深期許與鄭重厚望。


參觀到達尾聲,隊員們與講解員在博物館門口合影。這一幀畫面,定格了瑤族文化從神話溯源到生活百態,從傳統技藝到社會治理,幩{志愿服務隊在瑤族博物館完成一場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這場相遇,不止是知識的獲取,更是青春傳承使命的點燃。期待他們以行動書寫瑤族文化傳承新篇,讓瑤族文化這顆明珠,在文化交流交融中愈發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