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校黨委書記羅成翼,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蔣蓉攜學生工作部、校團委、文傳院相關領導老師,奔赴湘鄉市東山學校,檢查“三下鄉”實踐工作并慰問全體隊員,為他們送上西瓜、加多寶等消暑食品,帶來炎炎夏日里的一抹清涼。湘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侯愛萍,東山學校校長彭向鋒,團市委書記王煒清等地方領導全程陪同慰問。此次慰問之行,不僅體現了學校和地方對“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了各方對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青年成長的堅定決心。
(盧佳怡攝)
在慰問過程中,實踐團精心準備,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中期成果匯報,展現出一師學子的青春風采與使命擔當。實踐團成員譚錦洪宣講《工人夜學》,讓大家感受先輩奮斗歲月;實踐團成員李歆余講述毛主席單腿眼鏡背后的讀書故事,展現其對知識的執著;情景舞劇《恰同學少年》以青年毛澤東在第一師范求學時期為背景,通過橘子洲頭的壯懷激烈和篝火夜話的革命情懷兩個典型場景,融合朗誦、舞蹈、情景表演等多種表現形式,藝術化地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豪情壯志;五人朗誦《岳麓回響,星火成鋼》,讓大家一同感受岳麓山下的歷史回響,體會那如星火般匯聚成鋼的革命力量。隨后,調研組組長李世盈進行調研中期匯報,據介紹實踐團目前已調研東山書院、毛澤東陳列館、湘鄉市文化館、陳賡故居、黃公略故居、東山社區、嘉亨茂購物中心、云盤寨等28個地方,與東山書院負責人、陳賡故居館長、湘鄉市博物館館長、韶山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面向群眾發放750份問卷,走訪180余人。
(劉娜攝)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紅途尋跡▪東山筑夢”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以“偉人成長成才”為主線,圍繞紅色文化、語言國情、非遺文化、身心健康四大板塊開展實踐,足跡遍布湘鄉,精準覆蓋群眾2000余人。相信在學校和地方的支持下,實踐團定能圓滿完成后續任務,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書寫新時代青年的熱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