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實踐調研:探訪長江十年禁漁生態實地記錄政策成效
為深入了解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進展與生態成效,6月30日,武昌工學院團委“十年禁漁”三下鄉調研團隊“‘江’心比心,‘漁’你同行”奔赴宜昌市424公園、長江大保護基地及燈塔廣場開展實地調研。活動采用問卷調查、參觀拍攝相結合的形式,聚焦政策落地情況。
本次精心挑選的調研地點均極具代表性:424公園,作為政企攜手打造的生態教育典范,為搜集長江生態保護的一手資料提供了理想之所。長江大保護基地全面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及其在地方的成功實踐,成為我們深入理解相關政策的重要窗口。燈塔廣場,則以其開闊的濱江視野和生動的江岸生態景觀,成為了傳遞生態文明理念的寶貴資源。
首站424公園:深入長江步道開展生態素材調研
作為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的標志性工程,宜昌424公園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與宜昌市人民政府聯合打造,是政企合作推進長江大保護的典范項目。這座以"4·24"特殊日期命名的濱江生態公園,選址于猇亭區原云天商貿煤場舊址,完整保留了原生松林、古井等歷史元素,通過"云松杉林""松下聽濤"等景觀設計,將工業遺址轉化為生態教育基地。
調研過程中,團隊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規矩廣場開展問卷調查,重點了解市民對長江禁漁等政策的認知度。廣場中央的銀色圓規雕塑寓意"立規矩、守底線",成為市民駐足學習長江保護理念的打卡點。此外,隊員們還深入長江步道系統,該步道以長江流域地圖為設計靈感,沿途標識宜昌各區縣位置,通過實地走訪采集到大量沿江生態修復的一手資料。

圖為424公園習總書記長江保護理念 通訊員楊思航攝
走進長江大保護基地:沉浸式學習,解碼生態治理實踐
在深入探索長江生態保護的征程中,團隊將目光聚焦到了長江大保護基地,這里同時也是猇亭區國家安全教育基地,承載著守護長江生態與傳遞安全理念的雙重使命。踏入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指示,醒目地展示在入口的顯著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如同一盞明燈,為長江沿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立規矩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在堅持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發展適合的產業,實現科學發展、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更是道出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義。

圖為長江大保護基地中保存的習總書記指示通訊員楊思航攝
走進基地內部,仿佛打開了一本關于長江大保護的生動教科書。多個主題板塊依次展開,將宜昌市在推進長江大保護的偉大實踐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一一呈現。其中,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尤為引人關注。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猶如給長江母親河按下了“休養生息”的暫停鍵。團隊成員們站在相關展示區前,仔細研讀著禁漁政策實施的背景、目的以及具體細則。了解到為了確保禁漁政策能夠有效落實,宜昌市在各個水域設置了嚴格的監管體系,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無人機巡航、智能監控設備等,24小時不間斷地守護著長江水域,防止非法捕撈行為的發生。

圖為團隊成員在學習相關政策 通訊員周海含攝
在增殖放流區域展示中,團隊看到了人們為恢復長江漁業資源所做出的努力。一尾尾小魚苗被放歸長江,它們帶著人們對長江生態復蘇的希望,游向廣闊的江水中,為長江的生物多樣性注入新的活力。岸線綜合整治、區域綠化美化工作,讓長江沿線曾經雜亂的岸線變得整潔有序,綠意盎然,不僅提升了長江的生態顏值,更為各類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環境污染治理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工作,則從源頭上減少了對長江的污染,讓長江水逐漸恢復清澈。

圖為團隊成員觀看虛擬影像技術長江禁漁成效通訊員翁敏欣攝
展館內的長江治理知識互動問答區,吸引了團隊成員們的積極參與。大家在問答中鞏固著對長江保護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深刻意識到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在長江大保護中所肩負的責任。文創產品展示區中,那些以長江保護為主題的精美文創,更是將長江大保護的理念以一種新穎有趣的方式傳遞給每一位參觀者。而運用虛擬影像技術呈現的長江禁漁成效展示,無疑是整個展館的一大亮點。團隊成員們仿佛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了禁漁政策實施后,長江魚類資源逐漸恢復,江豚等珍稀物種頻繁現身的美好景象,直觀地感受到了禁漁政策的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階段性成果令人振奮。通過此次對長江大保護基地的探訪,團隊對長江十年禁漁政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為長江生態保護貢獻力量的決心。

圖為團隊成員參加館內知識問答 通訊員楊思航攝
探訪燈塔廣場:實地記錄生態改善實景開展問卷調查
燈塔廣場是濱江重要開放空間和市民活動聚集區,也是宜城市十年禁漁政策實施的重要場所,團隊成員可以在此隨機選取市民進行訪談。針對禁漁政策實施后的生態變化認知,收集市民直觀感受,受訪市民普遍表示支持禁漁政策,并談及近年來觀察到的水質改善、魚類增多等積極變化。多角度拍攝江岸生態畫面,獲取禁漁成效可視化素材,為團隊調研提供關鍵性質料。

圖為團隊成員對工作人員進行調研采訪 通訊員翁敏欣攝
深化認識,持續關注生態保護
團隊成員表示,此次三地的聯動調研,構建起“生態樣本采集于424公園、政策體系研習于長江大保護教育基地、民生視角與生態觀察雙軌記錄于燈塔廣場”的閉環式調研路徑。通過實地考察與多維度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團隊系統梳理了宜昌禁漁政策的實施全貌,不僅深入理解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的核心要義、具體執行策略,還直觀感受到階段性實施成效。未來,團隊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聚焦長江生態保護事業,為守護母親河貢獻智慧與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通訊員翁敏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