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遼寧大學經濟學院2024級本科生李鑒達以營口市文旅產業發展為主題,對蓋州市文旅愛好者李耀學開展專題訪談。此次調研聚焦蓋州文旅產業發展現狀,受訪者從資源優勢、創新路徑等維度建言獻策,為營口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民間視角的深度思考。
一、資源稟賦:自然與人文交織的“遼南明珠”
“蓋州的山水林泉與歷史古跡是營口文旅的‘雙引擎’。”李耀學談及家鄉資源時表示,北海海洋公園的濱海風光、赤山風景區的生態秘境,與蓋州古城、玄貞觀等漢唐遺存交相輝映,構成“山水田海聯動、古今文化交融”的獨特格局。地處遼南“魚米之鄉”的地理優勢,使蓋州在營口文旅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
他特別強調,蓋州文旅資源的開發需突破傳統模式,構建產業化發展思路:“游客不僅需要觀賞風景,更需要體驗‘熱情服務+文化沉浸’的完整鏈條,這是蓋州區別于周邊區域的核心競爭力。”
二、發展實踐與優化方向:問題剖析與提升路徑
訪談中,李耀學指出蓋州文旅在發展中亟待提升的方向:雙臺子溫泉開發可在規劃整合與產業鏈延伸上著力,同時優化服務標準、強化特色定位;冬季旅游產品體系尚需豐富,可結合冰雪資源與民俗文化,開發多元化體驗項目以激活淡季市場。
此外,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旅游交通、住宿及導覽服務等配套設施有待升級。生態保護與開發的平衡亦需進一步強化,以保障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破局思路:從產品創新到區域聯動
針對發展路徑,李耀學提出系統性建議:在產品端,主推“冰雪+溫泉+民俗”復合型模式,將蓋州皮影戲、傳統廟會等非遺元素融入旅游場景,構建“四季可游”的體驗矩陣;在產業端,推動文旅與科技、農業跨界融合,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的研學價值;在營銷端,借助短視頻平臺與“遼東南旅游走廊”政策機遇,加強與盤錦紅海灘、丹東生態游的區域聯動,以“歷史文化+生態旅游”的差異化定位破局。
談及品牌打造,他展望“大美蓋州”品牌走向全國:“可借鑒國內外文化IP打造經驗,讓漢唐遺風與山海勝景成為蓋州的‘城市名片’。”疫情期間“云旅游”的實踐,亦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探索方向。
四、政策銜接:從生態保護到全域發展
在生態與開發平衡方面,李耀學建議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精細化管理守護“綠水青山”。他特別提到,遼寧省“遼東南旅游走廊”規劃為蓋州提供了戰略機遇,應強化與營口、盤錦、丹東等周邊城市的資源整合,推動“遼河濕地—紅海灘—蓋州古城”形成聯動線路,釋放全域旅游效能。
此次訪談凝聚了民間智慧對家鄉建設的深度思考。正如李耀學所言:“文旅發展并非‘走馬觀花’,而是要讓每一位游客感受蓋州的文化溫度與山水情懷,這需要多方協同推進。”遼寧大學學子的調研,亦為高校智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