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2024年7月15日,安徽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實踐隊參與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山七鎮謝榜村的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這次實踐不僅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鄉村的發展變化,也讓我認識到了青年學子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當我們踏上謝榜村的土地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農田,與記憶中落后的鄉村形象截然不同。通過與村委會的交流,我了解到村里近年來依托當地特色資源發展農業產業化,種植經濟作物,并引入現代農業技術,實現了產值的倍增。數據顯示,謝榜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五年前的不足萬元增長到現在的三萬余元,這一顯著的變化讓我對鄉村振興充滿了信心。
(圖為謝榜村水利工程 通訊員 呂萌萌 攝)
在實踐期間,我們深入農戶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需求。我們發現雖然物質生活有所改善,但在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例如,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村中的孩子上學仍需跋涉較遠的路程;醫療資源稀缺,村民在遇到突發疾病時往往難以得到及時救治。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鄉村振興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這代人的努力。
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我深切體會到作為大學生,尤其是農業、農村相關專業的學生,應當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中去。我們不僅可以將在校所學知識用于實踐,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踐中增廣見聞,反哺學術研究。我在實踐活動中參與了村里的文化宣傳工作,利用自己信息技術專業的優勢,幫助村里搭建了微信公眾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謝榜村的變化,也為村民提供了一個新的信息交流平臺。
不僅如此,通過走訪,我們發現謝榜村雖然自然風光秀麗,但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青壯年外出務工者眾多,留守兒童和老人問題突出。村民們普遍反映,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在本地就業,減少家庭分離的現象。
(圖為實踐隊員給留守老人分發臉盆 通訊員 李雅婷 攝)
利用現在網絡的發達,我們通過農業專家的網絡視頻,為村民們舉辦了幾期簡易的農業技術培訓,內容包括高效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村民們的學習熱情高漲,紛紛表示這些知識對他們提高農作物產量大有裨益。同時,團隊也進行了線上線下的調研活動。他們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收集了村民對鄉村振興政策的看法和建議;同時,還利用網絡平臺宣傳謝榜村的優質農產品和旅游資源,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我們策劃并執行了一場村莊文藝晚會。晚會上,村民們表演了傳統戲曲、舞蹈等節目,展示了濃厚的鄉土文化,也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我們還參與了村里的環境整治活動,與村民們一起清理垃圾、美化環境。通過這些活動,團隊成員們不僅體驗到了鄉村生活的艱辛與美好,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鄉村振興中文化治理的重要性。
(圖為謝榜村村委會 通訊員 胡秀雯 攝)
在鄉村的每一天,我看到的是希望與挑戰并存。鄉村的振興不僅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更需要科技和教育的助力。青年人正是這股力量的中堅,我們的知識和活力能夠為傳統鄉村帶來新的生機。而鄉村振興的實現,也終將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華的舞臺。
作為一名大學生,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未來,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中,用知識的力量助推家鄉的發展,同時也不斷提升自我,在服務鄉村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鄉村振興,是國家的號召也是時代的呼喚,更是青年學子建功立業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