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科大師生三下鄉:步履丈量黃河生態 青春書寫時代擔當 ——記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黃河流域保護實踐行 政策引領·青春響應,奏響實踐序曲當夏日蟬鳴漸起,河南科技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的大學生實踐團隊已整裝待發。在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指引下,由王磊老師帶隊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展暑期“黃河生態保護先行之旅”。這支由植物保護,風景園林等專業學生組成的隊伍,帶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信念,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地探索,用腳步丈量母親河的千年文脈與生態肌理。一、溯古追今:在博物館解碼黃河文明密碼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三門峽博物館的穹頂之下,隊員們仰望著巨型黃河流域沙盤,聽講解員講述大禹治水的傳說。館內“黃河文明展廳”陳列的彩陶、青銅禮器,以及治黃工程圖文史料,讓抽象的歷史變得觸手可及。團隊成員在筆記中寫道:“當看到冶鐵農具與粟、小麥碳化顆粒展柜時,突然理解了黃河為何被稱為‘中華文明搖籃’——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訴說人與自然的共生智慧。”
二、扎根沃土:天鵝湖畔的生態調研手記此外,團隊還前往河南省天鵝湖等黃河沿岸的生態保護區,并在此開展了植物調研工作,實地考察了黃河的生態現狀。
三、知行合一:讓青春在實踐中閃光此次社會實踐中,同學們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充分展現了“社會實踐我先行”的精神風貌。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