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魚洗”盆發出悅耳的蜂鳴聲,水珠噴出,隨之水花四濺,志愿服務隊的一位成員繼續用雙手摩擦“魚洗”耳,水花似魚噴水般噴濺越來越高。“哇,這個像盆子一樣的東西好有趣啊”“姐姐,這是什么原理呀?”“好神奇,我可以來試試嗎?”在移動科技館內,中心學校的學生們圍在魚洗周圍感嘆著科學的奇妙……
7月2日上午,河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移動科技館”志愿服務隊帶著“科學魔法箱”,走進輝縣市洪洲鄉中心學校。將“移動的科技館”送進校園,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巡演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化身“科學引路人”,讓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有趣。孩子們動手體驗:轉動手搖發電機,成功點亮小燈泡,直觀呈現了電的產生;用手摩擦魚洗盆,水珠隨共振規律跳躍,揭秘聲學奧秘;楞次定律小車借磁場“特殊剎車”,展現電磁阻力的奇妙。
手工材料包成為全場“焦點”。孩子們變身“小發明家”,擰螺絲、接導線,親手組裝簡易電路、搭建電磁模型,在實操中把物理原理轉化為具象成果,操作區里,興奮討論與成功歡呼交織,科學探索熱情持續高漲。
從好奇圍觀到主動實操,物理知識跳出課本、走進孩子生活。原本抽象的科學概念,化作好玩的“科學互動”,讓鄉村孩子真切觸摸到科學魅力,在心底埋下探索未知的種子。
此次活動是物理學院科普實踐的生動延伸。通過“展演+實操”模式,打通科學傳播“最后一公里”,既激發鄉村孩子科學興趣,也讓大學生在知識傳遞中踐行擔當。當孩子們戀戀不舍放下儀器,這場科學之旅,已為洪州鄉校園播下創新探索的火種,助力鄉村科學教育添彩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