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廣大青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需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終身課題”,感悟百年黨史的偉大精神力量。為此,鄭州大學“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宣講團于2024年7月20日至7月30日陸續到達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鄭州市二七紀念館、開封黨員政治生活館、長葛市八七村等地開展黨史學習和實地調研活動,挖掘紅色故事,領悟紅色精神。
重溫紅旗渠精神,堅定新時代使命
紅旗渠紀念館位于河南省林州市。館內陳列著大量的雕塑展品、圖片、實物,展現了林縣人民戰天斗地的壯麗畫卷。成員們通過觀看歷史紀錄片、參觀展覽、聽取講解等方式,全面了解了紅旗渠的建設歷程以及背后那些關于林縣人民如何在艱苦條件下開鑿出這條人工天河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到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團隊重走紅旗渠渠道,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并與周邊人們進行交流,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紅旗渠精神的實際意義和價值所在。團隊成員深知,這里蘊含著對紅旗渠精神的堅守與傳承,蘊含著與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夢想。
實踐游學鄭州,探尋二七精神
位于鄭州市心臟地帶的二七塔,是一座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的象征性建筑。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大罷工,在當時震動中外,成為中國工人階級斗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走進二七塔,展覽以“京漢鐵路工人運動”為主題,通過實物、圖片、文字等資料,詳細介紹了京漢鐵路的修建、鐵路工人的生活狀況、京漢鐵路總工會的成立過程,以及工人大罷工的英勇壯舉。在這里,成員可以看到革命烈士的照片和那些鐵的證據,它們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二七紀念堂內陳列“千秋二七”展覽,通過豐富的圖片、文字和實物,傳承和弘揚“二七精神”,展示52位“二七烈士”的英勇事跡。在這里,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拼搏、奉獻、進取”的精神。
感悟榜樣力量,汲取紅色精神
來到開封市黨員政治生活館,團隊成員們通過對整個場館的深入學習,成員們了解了開封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的發展成就,感悟了焦裕祿在開封工作8年的感人事跡和焦裕祿精神,全面學習了開封黨史、黨建發展過程,傾聽歷史的回響,追尋紅色的記憶,這些彌足珍貴的印記不僅是開封“蝶變”的見證,更是革命先輩奮斗路上足跡的代表和奮斗精神的象征。
位于長葛市區北部清潩河東岸的八七村,是為紀念1958年8月7日毛主席來村視察而命名,原名宗寨村。成員們在此首先了解了毛主席視察的歷史,1968年,宗寨村除了將村名更改為八七村外,還在毛澤東下汽車開始步行視察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毛澤東視察村”紀念坊;在村東頭毛澤東視察的那塊玉米試驗田處修建了長葛市毛主席紀念館;毛澤東視察走過的那條田間小路,后來也被修建成長葛縣城寬闊的主干道,并被命名為視察路。成員們看到村中央矗立起一座漢白玉毛主席雕像,心中不免激起一陣敬佩之情,感受到了建設時期榜樣精神的偉大力量。
精神指引,凝心聚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做出的重大決策。”經過此次實踐學習,團隊成員受到極大的感觸,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實踐團隊成員將進一步通過媒體宣傳、文藝創作等形式,多渠道弘揚偉大紅色精神,廣泛宣傳紅色精神的背景、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